直播间实录丨法律思维是企业家的底线
本期话题
探讨企业家法律思维的重要性:企业家可以不懂专业法律知识,但是企业家绝不能没有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本期嘉宾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英男 副教授
大连英歌石植物园董事长 孙洪奎
大连中连房地产总经理 李永维
法律思维是企业家的底线
引言
企业家可以不懂专业法律知识,但是企业家绝不能没有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周英男
作为当代人的基本属性,第一是法律属性,第二是经济属性。本期话题主要探讨企业家法律思维的重要性,企业家为什么要具有法律思维?在企业正常运营中,法律思维起什么作用?
周英男:
法律思维是企业家的底线思维
我们通常说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方法不是一个概念。现在有一种说法,企业家的法律智慧被称为法商,与情商、智商等放在一起研究与讨论。在法律智慧的概念下,又包含法律思维,法律常识,以及方法论世界观的问题。企业家可以不懂专业的法律知识,但是企业家必须要有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因为当企业家在做整体的决策或者处理突发问题的时候,法律思维是企业家的底线思维,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导向。站在销售部门的角度看,法务部好像是公司的绊脚石,但从利益的角度来说,他们二者是相悖的吗?实际上,商业利益是活下来的生命线,但合规经营是通往生命线的警戒线。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的前提下,合规也是死命令。所以企业家的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证据思维等法律思维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李永维:
法律是一把双刃剑
法律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底线。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法律思维是指在决策任何事情的时候,要用法律的角度去衡量做与不做,怎么做?企业存在的意义首先是要创造价值,但是在创造价值的同时,需要有原则,需要考虑到很多的利益,考虑到人性,考虑到道德,但是最底线的一定是法律。
法律也是对企业的保护,它是一把双刃剑。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规则去衡量和判断。因此法律思维,对于企业和管理者非常重要。用法律思维来约束企业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法律存在滞后性等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但是还是要守住法律思维这个底线。
周英男:
法律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合法地获取财富
法律到底能为企业做什么?这是我们在经济管理学院的课程中以及实践中反复思考,也是我和学生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
近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文明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正是这一法律制度的设计,使无数分散的陌生人的财富、资本以制度的方式集聚起来,经济得以快速地发展。
当年的霍英东之所以有那样的商业奇迹,正是因为他找到了“炒楼花”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必须通过房地产商、银行、老百姓之间的法律文件来实现,所以说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不管有多少数学家在计算,最后一定是通过法律文件来实现。
再比如当年黄光裕国美之争中,贝恩资本以16亿可转债方式进入国美取得国美10%的股权,按照国美当时500亿的市值来看,签署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之后,16亿直接放大到50亿。资本市场上常见的杠杆收购、对赌、过桥资金、股指期货等这些机制都需要通过法律来进行设计,无一不是以法律规则的杠杆,放大资本的能量,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财富增值集聚的过程。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法律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是帮助企业合法地获取财富、积聚财富,换句话说,凡是没有在法律框架下赚来的每1分钱迟早都要还回去,没有人可以例外。这是法律能帮企业做的第一件事。
现代企业制度有两个问题,主权是谁的?治理权是谁的?现代企业制度非常的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如果不在法律的框架下设计用工制度、经营制度以及管理层面的各种活动,那也达不到企业运营最大化、增值利润最大化目标,所以法律帮企业做的第二件事是建章立制。
最后法律可以帮我们预防风险、打赢官司。当企业遇到一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从经管学院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法律对企业的价值是这样的一个排序。
孙洪奎:
企业强调的是德制而非法制
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存在一个大的经济环境当中的,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构建一个经济体系,建筑一个经济环境,必须要有法制思维。我所经营的植物园讲究“仁”字,大连英歌石植物园从影响力和投资角度讲是大型企业,从收入上讲是中型企业,从利润来看是小微企业,企业强调的是德制而非法制。
企业经营管理中,法治重要还是人治重要?
李永维:
尊重法律,尊重规则,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每个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同,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等都有差别。企业适合什么样的方法一定是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的。一个企业的成长和人一样,是在不断的磕磕碰碰中发展的,在不同的错误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无论是法治还是人治,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就可以。管理没有定式,适合就是最好。尊重法律,尊重规则,一定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
周英男:
制度一定比人可靠
社会学家卢曼在1979年提出过一个观点,信任是用来减少社会交往复杂性的“简化机制”。对于古典合伙企业,人际信任是可以维系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但是当古典合伙企业企业发展到现代的有限责任公司,原来的人际信任对应不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多人的人际关系和管理,所以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是一个必经之路。从古典合伙企业到有限责任公司,维系企业的治理靠的必须是制度。企业家的制度性思维说的就是,在一个好的制度里面,坏人只能选择做一个好人,而在一个坏的制度里面,好人一定会趋向于变坏,当然这个好和坏不是绝对的好和坏,只是说一个趋势。某种意义上来说,制度一定比人可靠。
孙洪奎:
治大国如烹小鲜
制度性思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考虑降低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不仅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掌握不好的话,会把企业管得太死的。我们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率,和治理企业是一样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周英男:
企业家的法律思维是企业基业长青之路
制度成本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如果省略了这部分的制度成本,带来的损失也是要记入到成本管理的。对于法律的滞后性是必须的,法律是要给大家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对于法律的模糊性,因为制定法律时说得越精确,法律的适用性会越差。而对于法律的公平性,法律人通过个案的正义的牺牲,换来的是一个普遍规则的适用性和一个长久稳定的社会的预期。
企业家的法律思维,最大的效果在于别人通过你的这种法律思维,会决定对你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无论是从聚集财富的角度,还是从降低风险的角度,企业家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企业家无须成为法律专家,无须具备像法律人那样专业严谨的法律思维。企业家只须掌握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各种法律问题时,能对法律风险保持适当的敏感,运用法律的思维方法做出科学的决断即可,对于专业的法律问题可以借助法律专家的智慧。
//《成功访谈录》
///
直播间
《成功访谈录》是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2年创办,以管理思想启迪为主导的演播室谈话类系列节目。邀请经管学院教授、企业界高管、校友就经济热点、企业焦点问题各抒己见、头脑激荡。
1980年,西方现代管理教育在这里走上中国大学的讲坛……1984年,美国的MBA学位教育又率先在这里引进……2002年,还是在这里,我国首批EMBA学员步入课堂……这就是首开中国现代管理教育先河而蜚声海外的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它被誉为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先驱、中国 MBA教育的发祥地。 春秋载史,厚积薄发。它始终坚持以“学术立院”为导向,以“扎根实践培养卓越管理人才、凝练商学新知、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四十年的辛勤耕耘,为政府部门、教育界、企业界培养了4万余名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栋梁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管理学科专业奠基人以及改革中叱咤风云的人物,被称为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黄埔军校”。2006年12月,由中央电视台、亚太MBA联合会等单位举办的“国际MBA群英会暨2006中国MBA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唯一荣获“中国MBA教育开拓奖”。
往期推荐 ●●
// 1
// 2
// 3
|【报道】经济管理学院与雇主企业人才培养意见征询研讨会成功举办